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栏目导航 > 活动公告
中国多氯联苯管理与处置示范项目之沈阳储存库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第一阶段)
时间:2007.05.21      来源:

中国多氯联苯管理与处置示范项目之沈阳储存库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第一阶段)

(一)建设项目名称及概要

1、名称

中国多氯联苯管理与处置示范项目之沈阳储存库

2、概要

    项目背景

20041111,我国正式加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POPs公约)。POPs公约是继1987年《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之后第二个对我国具有强制性减排要求的国际环境公约,是国际社会对有毒化学品采取优先控制行动的重要步骤。目前,已有151个国家和区域组织签署了该公约,其中113个国家批准了公约。首批列入POPs公约受控名单的有12POPs,我国需要削减、淘汰和控制的有7种,多氯联苯(PCBs)为其中一种。

作为中国第一个POPs公约履约示范项目,中国多氯联苯(PCBs)管理与处置示范项目已于200615正式启动。这一项目由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同世界银行合作在浙江和辽宁两省开展。示范项目将把浙江省的废弃PCBs电力设备储存点及其污染物运送到沈阳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置,以示范用含PCBs电力设备的脱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我国PCBs管理与处置的全国推广规划。示范项目总资金为3209.7万美元,预计实施期4年,于2009年结束。该示范项目拟在沈阳建设一个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中心。

目前,沈阳焚烧中心已基本建设完成,选址在沈阳新民市国营机械林场顾家工区,是由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向原国家计委申报,于20025月正式开工建设的。工程建设的PCBs焚烧设施的处置能力为15/日,已通过相关环评审批和辽宁省发改委的验收。但按照斯德哥尔摩POPs公约完全无害化PCBs贮存的标准和要求,现有贮存设施存在较大的差距,为了保证浙江运来的PCBs废物在进入焚烧工艺前能够得到必要的预处理并实现安全储存,现拟在焚烧中心内部的西侧预留空地建设一个PCBs储存库。

    项目概要

沈阳储存库拟规划建设在焚烧中心厂区内西部建设预留用地,总用地约5000 m2。主体建筑为钢结构库房和砖混结构办公楼联体建筑物。建筑总面积为2030 m2,建筑占地为1862 m2。该项目计划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折合美元145.1万元),项目的建设资金由全球环境基金会(GEF)通过世行支持完成。储存库将包括不同类型的PCBs废物预处理区和贮存区,最终实现安全储存。

    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该项目将不产生废水、固体废物,只产生少量废气和轻微噪声。

PCBs的各种废物在前处理(破碎、筛分、运输、提升等)和贮存过程中,库内空气不仅含有PCBs本身的蒸发物,而且还含有附着PCBs的悬尘,它对职工的健康危害极大,因此项目将安装通风措施来保证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为了防止过多的含PCB微尘和PCBs蒸发物污染大气,将进行布袋除尘和活性炭净化处理,保证仓库废气达标排放。

 

(二)  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1、名称

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沈阳)中心

2、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4 2452 0879

人:陈辉

(三)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1、名称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2、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351 220 3117

人:顾志杰

(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

1、 工作程序

2、 主要工作内容

? 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因子、评价等级、评价重点、评价标准、环境保护目标;

? 项目周边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工程分析;

? 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论证;

? 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

?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 环境风险评价;

? 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 公众参与。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

顾家屯村、赵家窝堡村、小朱屯村居民,项目拟建地周边企业,当地政府部门、NGO,以及其他相关单位、专家、人士。

2、向公众征求意见的主要事项(详见附表)

? 您对当地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

? 您认为本项目选址合理吗?

? 您认为该项目对当地有无环境影响?

? 您认为本项目将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 您认为本项目是否重要?

? 您认为该项目利大还是弊大?

? 从环保角度出发,您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

? 您在环保角度对本项目还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

? 其他

3、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填写“公众参与调查表”,选择以下任意途径进行反馈:

? 邮寄至:沈阳市东陵区南塔街139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项目办 陈辉(收),邮编:110016

? 发送E-mail至:SYHKY2006@126.com leijianjc@126.com

? 传真至:(0242452 0878或(0106805 0870

    电话反映:陈辉0242452 0879,李强(0106803 3725

4、 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与本次公众参与公示时间一致。

 

(六)         公示时间

2007521200665

附表

中国多氯联苯管理与处置示范项目之沈阳储存库

环境影响评价(第一阶段)公众参与调查表

 

20041111,我国正式加入《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POPs公约)。POPs公约是继1987年《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之后第二个对我国具有强制性减排要求的国际环境公约,是国际社会对有毒化学品采取优先控制行动的重要步骤。目前,已有151个国家和区域组织签署了该公约,其中113个国家批准了公约。首批列入POPs公约受控名单的有12POPs,我国需要削减、淘汰和控制的有7种,多氯联苯(PCBs)为其中一种。

作为中国第一个POPs公约履约示范项目,中国多氯联苯(PCBs)管理与处置示范项目已于200615正式启动。这一项目由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同世界银行合作在浙江和辽宁两省开展。示范项目将把浙江省的废弃PCBs电力设备储存点及其污染物运送到沈阳进行环境无害化处置,以示范用含PCBs电力设备的脱氯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制订我国PCBs管理与处置的全国推广规划。示范项目总资金为3209.7万美元,预计实施期4年,于2009年结束。该示范项目拟在沈阳建设一个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中心。

目前,沈阳焚烧中心已基本建设完成,选址在沈阳新民市国营机械林场顾家工区,是由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向原国家计委申报,于20025月正式开工建设的。工程建设的PCBs焚烧设施的处置能力为15/日,已通过相关环评审批和辽宁省发改委的验收。但按照斯德哥尔摩POPs公约完全无害化PCBs贮存的标准和要求,现有PCBs废物在进入焚烧工艺前能够得到必要的预处理并实现安全储存,现拟在焚烧中心内部的西侧预留空地建设一个PCBs储存库。

沈阳储存库拟规划建设在焚烧中心厂区内西部建设预留用地,总用地约5000 m2。主体建筑为钢结构库房和砖混结构办公楼联体建筑物。建筑总面积为2030 m2,建筑占地为1862 m2。该项目计划投资1200万元人民币(折合美元145.1万元),项目的建设资金由全球环境基金会(GEF)通过世行支持完成。储存库将包括不同类型的PCBs废物预处理区和贮存区,最终实现分类安全储存。

根据建设方提供的资料,该项目将不产生废水、固体废物,只产生少量废气和轻微噪声。

PCBs的各种废物在前处理(破碎、筛分、运输、提升等)和贮存过程中,库内空气不仅含有PCBs本身的蒸发物,而且还含有附着PCBs的悬尘,它对职工的健康危害极大,因此项目将安装通风措施来保证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为了防止过多的含PCB微尘和PCBs蒸发物污染大气,将进行布袋除尘和活性炭净化处理,保证仓库废气达标排放。

根据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为了咨询周边单位和居民的意见,对该项目进行公众参与调查,请您协助我们完成下表,感谢您的参与!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调查表

项目名称

中国多氯联苯管理与处置示范项目之沈阳储存库

建设地点

沈阳新民市国营机械林场顾家工区

建设单位

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沈阳)中心

被调查人情况

被调查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主要产品

 

 

 

文化程度

 

 

 

联系电话

 

单位地址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

 

1、您对当地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

很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很不满意

2、您认为项目的选址是否合理?

合理      不合理    不知道

3、您认为该项目对当地环境影响如何?

改善    无影响    破坏

4、您认为该项目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空气污染    水污染    噪声污染   □固体废物污染

5、您认为此项目是否重要?

非常重要  重要      不重要

6、您认为该项目利大还是弊大?

利大      弊大      利弊相当

7、从环保角度出发,您对该项目持何种态度?

坚决支持    有条件赞成    无所谓    反对

8、您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9、您对环保部门审批该项目有何建议和要求?

 

 

 

签名:                                日期:

POPs信箱:pops@mepfeco.org.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100035
Copyright © 2004-2021,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绿实业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091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