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环球视角
世界银行帮助白俄罗斯清理滴滴涕掩埋场
时间:2013.05.09      来源:联合国纽约总部

    滴滴涕曾经为防止农业病虫害和减轻疟疾、伤寒等蚊蝇传播的疾病危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对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然而,废弃不用的滴滴涕在封存不良的情况下仍可对土壤、地下水和人体构成威胁。从2011年开始,白俄罗斯的一处主要滴滴涕封存地点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开始了清除环境“毒药”工作。

    白俄罗斯从未生产过滴滴涕,但在滴滴涕使用的“昌盛期”,曾有大量进口。80年代停止进口和使用后,白俄罗斯仍存有1800吨滴滴涕。作为暂时性的处理措施,这些滴滴涕以深埋的方式被封存起来,其中的450吨埋在白俄罗斯西部格罗德诺地区历史名城斯洛尼姆附近的两条深沟中。在掩埋场设立当初,居民们并不知道自己的身边被安放了一个“定时炸弹”。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被封存的滴滴涕开始渗漏至地下水系统,影响到周边至少9个村落的取水安全,当地5万居民生活在惶恐之中。

    斯洛尼姆滴滴涕掩埋场距当地的主要河流莎拉河仅有7千米,而它的一条支流距掩埋场仅2.5千米。科学家们担心,这些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正在流入周边的河流,对更大范围居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事实上,科研人员已经在距离埋设地184英里以外的地点抽取到了滴滴涕超标的地下水水样。

    2009年,白俄罗斯政府决定借助国际融资,解决这一有害的杀虫剂问题,彻底销毁所有1800吨被封存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废物,并为最终消除所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制定一项长期计划。2011年,在世界银行的帮助下,一场大规模的清理行动在斯洛尼姆滴滴涕掩埋场展开。白俄罗斯紧急情况部特殊行动小组被委以重任,负责这一清理行动。为了不对环境和清理人员造成危害,对清理方法、使用工具和人员保护方面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

    经过两年的努力,共挖掘出950吨废弃的杀虫剂,用密封桶重新封好,运往德国一个特殊处理中心销毁。另外的750吨重新包装后封存于更加安全的地点并将于2013年5月之前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将其销毁。

目前,斯洛尼姆城清理行动已进入尾声,当地居民多年来的心理恐惧正在消除,对未来的生活环境重新恢复了信心。

POPs信箱:pops@mepfeco.org.cn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100035
Copyright © 2004-2021,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中绿实业有限公司 京ICP备1203091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5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