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FECO)与世界银行合作,联合开发并成功实施了全球环境基金“中国PFOS优先行业削减与淘汰项目”(以下简称“项目”),为推进我国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中关于全氟辛烷磺酸(PFOS)类物质淘汰的公约义务,实现国家履约目标做出重要贡献,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治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我中心将继续与国内外合作伙伴携手,共同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携手共创无POPs的未来贡献力量。
GEF项目助力中国减少全氟辛烷磺酸(PFOS)排放,保障公众健康
2025年7月,项目制作的《小小灭火剂里有中国的大担当》宣传片被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评为2025年度生态环境优秀科普作品(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消除PFOS,《斯德哥尔摩公约》下的管控目标
在工业高速发展的时代,各类合成化学品为制造业提供基础材料,但它们也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其中一些有毒化学品不仅能在生物体内富集,可长距离迁移传输,还具有极强的持久性,在自然条件下难以分解,因此被称为“永久化学品”。PFOS正是这样一种物质,它曾常见于电镀、害虫防治和消防等行业。现在,PFOS已在全球的河流、雨水甚至人体血液中被检出。
长期接触PFOS会带来显著的健康风险,尤其对女性和儿童影响更大。鉴于其严重的环境和健康危害,PFOS于2009年被《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修正案纳入公约附件B限制管控,旨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淘汰和减少其排放,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其危害。这一目标与世界银行在环境可持续性、创造就业和健康保护等方面的优先目标高度吻合。
中国曾是PFOS及其前体物化学品全氟辛烷磺酰氟(PFOSF)的生产国。PFOS产品用途广泛,在金属电镀行业,PFOS被用作铬雾抑制剂;在害虫防治方面,PFOS杀虫剂用于防控入侵物种红火蚁;在消防领域,PFOS则是油类火灾灭火泡沫的关键成分。
由于PFOS的广泛应用且具有较高污染风险,中国政府根据《斯德哥尔摩公约》要求,将其列为优先淘汰物质。为支持此项工作,2017年,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的资助下,世界银行与中国共同合作启动了“中国PFOS优先行业削减与淘汰项目”。该项目针对选定行业和中国企业,以可持续的方式推进PFOS生产、使用与排放的削减,从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与人类健康。
多措并举,切实解决复杂污染问题
“中国PFOS优先行业削减与淘汰项目”项目采取了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策略,系统性管理与预防PFOS污染:
关停PFOS生产:项目直接支持并监督拆除了湖北省年产116吨的PFOSF设施,约占全国总产能的75%。这一行动助推了中国在PFOS生产端的全面淘汰。截至2022年底,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PFOSF和PFOS的年产量和库存均已归零,标志着全球PFOS淘汰进程取得了重要里程碑。
减少使用PFOS并妥善处理含PFOS废弃物:针对电镀、病虫害防治和消防这三个主要使用PFOS的行业,项目支持研发并推广应用更安全、更绿色的非PFOS杀虫剂和泡沫灭火剂产品,开展全国范围示范(图1、图2)。这些替代行动有力支撑了中国将PFOS列为《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第一类管控物质并在2023年底前完成了对其生产、使用和进出口的全面禁止。同时,项目还安全处理了电镀行业每年72万吨含PFOS废水及400吨消防泡沫废弃物。

图1: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条件最复杂的5000m3大型石化储罐实体火灾扑灭实验现场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图2:消防员用不含PFOS的灭火剂进行灭火训练(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推动可持续淘汰:项目共制定16项技术标准,并协助建立国家和部门层面的监测体系,加强对残余含PFOS产品的监管以协助PFOS禁令落地。此外,通过公开课程视频、动画、培训等形式开展广泛宣传教育,相关内容观看量累计超过9000万次。
视频1:2025年4月,项目制作的红火蚁防控系列动画作品在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短视频单元获得最佳知识类作品二等奖(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
该项目受益人包括PFOS停产地区的居民、示范企业工人以及接受安全防控培训的农民等共750万人,其中女性占48%。淘汰PFOS和推广替代品没有影响相关行业的就业稳定。全国范围内,地表水、土壤、沉积物及大气中的PFOS平均浓度也持续下降。这一全面减排不仅对世行其他供水和卫生基础设施项目产生积极影响,也显著降低了中国乃至全球与PFOS相关的健康风险。
实战经验,铺就更清洁的未来之路
中国成功淘汰PFOS的经验表明,应对有毒化学品挑战需采取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策略——从生产、使用到安全处置,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并需依托强有力的监测体系、健全政策与技术规范以确保长效治理。该项目也证明,战略性的知识宣讲与传播能够极大扩展项目影响,加速政策转型并推动行为改变,其效应远超示范项目本身。
通过提供技术投入、替代品应用示范、支持标准与监测体系建设等,该项目对中国PFOS管控政策收紧发挥了关键作用,最终促成全面禁令。另一方面,随着政策环境不断演变,项目重心也及时进行了调整,将资源重新配置于处理PFOS废弃物与污染问题,迈出了推进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一步。这些经验突显了及时的政策响应、灵活的管理方法、项目方坚定的执行在动态环境中实现有效污染控制的重要性。
世界银行高级环境专家、本项目的项目经理王青表示:“中国在淘汰PFOS等‘永久化学品’方面的努力,彰显了中国的国家领导力与积极推进全球合作所能带来的变革力量。这个PFOS项目为各国应对复杂化学品使用带来的健康环境风险提供了实用的、可推广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