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修复流程>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工作程序和内容1

修复流程

风险评估工作程序和内容1

字体:

  2.2 风险评估工作程序和内容

  污染场地风险评估工作程序包括危害识别、暴露评估、毒性评估、风险表征和土壤修复建议修复目标值的确定。污染场地土壤健康风险评估程序如图所示。

  (1)危害识别:确定关注污染物、污染物的空间分布及其释放率。

  (2)暴露评估:确定可能的敏感受体(如儿童、成人、地下水体等)、暴露途径和暴露量。

  (3)毒性评估:确定关注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效应,包括致癌效应和非致癌效应。

  (4)风险评价:确定场地的环境及健康风险,并进行不确定性分析。

  (5)修复建议目标值的确定

  如风险评估结果未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则结束风险评估工作;如污染场地风险评估结果超过可接受风险水平,则计算土壤和地下水中关注污染物的修复目标;

  污染场地土壤健康风险评估程序

  危害识别的工作内容和技术要点

  危害识别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收集场地环境调查资料和确定关注污染物及敏感受体。

  危害识别技术要点包括:

  ■场地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物数据的调查、获取和整理

  ■场地水文地质特性资料

  ■土地利用方式(链接下文)和有关规划

  ■确定关注污染物(链接下文)

  ■确定敏感受体(链接下文)

  (1 ) 土地利用方式

  ■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有:住宅用地、工商业用地等。

  ■我国将土地利用方式分为敏感用地和非敏感用地两类。其中,敏感用地以住宅用地为代表,非敏感用地以工业用地为代表。

  ■敏感用地方式包括 GB50137 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居住用地、文化设施用地、中小学用地、社会福利设施用地中的孤儿院等。非敏感用地包括GB50137 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等。

  (2 ) 关注污染物

  ■主要指具有潜在风险的污染物,一般是超过土壤和地下水 筛选值(链接下文)的污染物和其他需要关注的污染物。

  ■一般根据场地污染特征和场地利益相关方意见来确定。

  筛选值 :

  我国建设用地筛选值正在征求意见中(环境保护部环办函[2015]69 号关于征求《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等两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意见的函 http://www.zhb.gov.cn/gkml/hbb/bgth/201501/t20150115_294188.htm)。各省市也在积极制定地方的筛选值,如北京(件 链接文件 1. 北京市地方标准《场地土壤环境风险评价筛选值》)、重庆等。此外,对于我国标准中没有的污染物,

  也可以适当参考国外相关筛选值标准,常用的有美国的区域筛选水平( 链接文件 件 2. 美国区域筛选水平)、荷兰标准(链接 文件 3. 荷兰土壤修复的目标值和干预值)等。

  (3 ) 受体选择注意事项

  ■对于致癌效应,应考虑人群的终生暴露风险。

  ■敏感用地方式下,儿童和成人均可能会长时间暴露于场地污染而产生健康危害。对于致癌效应,一般需分别评估儿童期和成人期的暴露。对于非致癌效应,由于儿童体重较轻,暴露量较高,为保守起见,一般采样儿童期暴露进行评估。

  ■非敏感用地方式下,成人的暴露期长、暴露频率高,无论是致癌还是非致癌效应。一般都采用成人期的暴露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