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监理
6.4施工阶段环境监理
■施工阶段环境监理的内容包括:
■修复工程施工内容核查;
■二次污染防治环境监理;
■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影响监测;
■风险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监理
6.4.1修复工程施工内容核查
污染场地修复工程施工内容与污染介质、污染物类型、修复方式、修复技术等密切相关。污染介质包括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方式分为原位和异位修复。土壤和地下水修复技术很多。针对不同类型污染场地修复工程,分别介绍施工内容核查的要点。
6.4.1.1污染土壤异位修复
土壤修复技术类型很多,不同技术的原理和修复工艺存在较大差异,修复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也存在明显的不同,因此,结合我国污染场地修复特点,我们梳理总结了常用土壤异位修复技术的环境监理要点,供学习参考。
6.4.1.2污染土壤原位修复
污染土壤原位化学氧化—药剂搅拌处理
结合国内污染场地土壤修复实践需求,我们梳理总结了常用土壤原位修复技术的环境监理要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6.4.1.3 污染地下水异位修复
6.4.1.4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
地下水修复原位注入修复药剂
结合国内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现状与发展需求,我们梳理总结了常用地下水修复技术的环境监理要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6.4.2.二次污染控制环境监理
二次污染控制环境监理主要是根据修复工程特点,对修复实施过程中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和环保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核查,对修复过程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进行现场监测。不同类型修复工程二次污染控制环境监理要点如下:
6.4.2.1污染土壤异位修复
修复施工防扬尘和污染物扩散(上)和运输车辆清洗(下)
污染土暂存场防渗(上)和修复产生的废气处理(下)
污染土壤修复施工过程中二次污染产排特征与修复技术密切相关,我们梳理总结了常用土壤异位修复技术的二次污染环境监理要点,供学习参考。
6.4.2.2污染土壤原位修复
修复施工过程中二次污染产排特征与修复技术密切相关,我们梳理总结了常用土壤原位修复技术的二次污染环境监理要点,供学习参考。
6.4.2.3污染地下水修复
6.4.2.4污染地下水原位修复
污染地下水修复施工过程中二次污染产排特征与修复技术密切相关,我们梳理总结了常用地下水修复技术的二次污染环境监理要点,供学习参考。
6.4.3污染物排放及环境影响监测
污染排放及环境影响监测主要是对修复实施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修复过程中可能生产的二次污染及环境影响进行定期监测,核查污染物的排放和环境质量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环境监理的工作要点见下表。
污染排放和环境影响监测环境监理工作要点
6.4.4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监理
(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执行效果;
(2)检查修复工程实施的隐蔽环节是否有遗漏的环保措施风险;
(3)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情况;
(4)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相关人员、物质、设备的准备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