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POPs公约)是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防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破坏环境的国际公约。2001年5月23日,中国政府作为首批签约方,签署了公约。公约于2004年11月11日对我国生效。
为推动实现履约目标,减少并致力于消除三氯杀螨醇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滴滴涕排放,环境保护部(MEP)会同农业部(MOA)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联合开发了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含滴滴涕三氯杀螨醇生产控制和IPM技术应用全额示范项目”。该项目已于2008年10月7日得到GEF的批准,执行期为四年。项目国家执行机构为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对外合作中心”)。
为高效执行项目中关于三氯杀螨醇替代和IPM技术示范领域的活动,根据项目要求,对外合作中心将聘请有关单位,承担三氯杀螨醇替代项目活动下棉花种植IPM操作手册的编制工作。该手册将作为培训者的培训(TOT)和农民培训(FFS)的培训资料。
一、 主要工作内容
(1) 制定工作计划
基于本工作大纲要求,制定详细工作计划,明确活动内容、主要参与人员及承担的工作、预算分配和时间表。
组织专家论证会,审定工作计划。
(2) 收集资料
收集国内外棉花螨害防控IPM技术资料,农民培训及相关推广经验/案例等,分析比选各种棉花种植IPM技术在示范县(山东省沾化县)实施的可行性,撰写国内外棉花种植三氯杀螨醇替代IPM技术和发展趋势综述报告,详细描述各种IPM螨害控制技术在国际上和我国国内的使用情况,分析其发展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