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栏目导航 > 专题活动 > 我国成功实施含DDT三氯杀螨醇生产控制和IPM全额示范项目 > 替代技术示范

政府扶持多措并举 三氯杀螨销声匿迹

来源:    时间:2013-11-29

  

  滴滴涕是一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威胁,同时,在中国,滴滴涕被广泛用于三氯杀螨醇的生产中。我国政府作为首批签约国签署并批准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并于2007年通过了《中国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国家实施计划》(NIP),将逐步减少和淘汰含滴滴涕三氯杀螨醇的生产,践行绿色承诺。

  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和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以下简称“农业部种植业司”)与陕西省洛川县、湖北省宜都市、山东省沾化县人民政府签订了“中国含滴滴涕三氯杀螨醇生产控制和综合病虫害防治(IPM)技术替代全额示范项目”执行协议,标志着此项目在这3个示范县(市)正式启动,项目周期为4年(2009年~2013年)。4年来,项目受到了全球环境基金、财政部、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农业部种植业司、各示范县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从多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

  配合项目领导 保障实施推广

  据了解,项目启动后,各示范县(市)便根据项目要求,在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的指导下,成立了以县(市)长为组长,主管县(市)长为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同时在农业局下设项目办公室,负责项目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此外,项目还要求在项目办公室下成立3个能力建设中心:IPM促进中心、农残监测中心和螨害监控中心,分解落实项目任务,保障项目实施。各示范县下面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具体组织实施本乡镇范围内的各项工作。由此,便建成了县(市)项目领导小组、项目办公室、能力建设中心、乡镇四级联动的机制,层层明确了项目实施的目标和责任,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项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到了协调组织各方的领头作用。同时,在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的指导下,各县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每年定期召开项目会,安排部署这一年的工作,并研究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年召开培训会,对技术人员、农民学员和农资销售人员进行培训;每年进行项目监控和替代技术效果评估工作,为促进项目实施提供有效的数据和资料。

  3个能力建设中心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技术保障,同时,环保部对外合作中心聘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专家对中心的工作人员开展了IPM技术、农残检测、螨害监控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了学员的检测、监测技术水平。IPM促进中心主要负责IPM技术的开发与落实,进行IPM技术的培训、指导和宣传等工作。据了解,各示范县技术促进中心均有技术人员数十名,确保了技术的研发、培训和推广。农残监测中心主要负责示范区内农民用药监测、农药残留检测、中心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山东省沾化县的项目农残监测中心设在农业局一楼,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的30名工作人员都接受了IPM技术以及项目管理的培训,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监测水平。螨害监控中心主要负责全县区域内螨害监测、螨害发生与防治信息发布、中心人员的管理与培训。湖北省宜都市在IPM示范区建立了10个柑橘螨害监测点,截至目前,累计发布柑橘病虫情报43期,共向示范农户发放病虫情报86万份,有效地向农民预报了病虫害发生的趋势。

  政策资金支持 鼓励农民落实

  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项目要求,当地县人民政府在制定执行政策法规、资金投入方面给予了有效的保障,确保了IPM技术在全县范围内的推广。

  各示范县人民政府承诺做好全县范围内实现三氯杀螨醇全面替代的配套工作,制定适合项目要求的相关政策。据了解,湖北省宜都市,陕西省洛川县,山东省沾化县人民政府分别下发了《关于三氯杀螨醇退市政策的通知》、并发布了《关于全面禁止销售和使用三氯杀螨醇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告》和《关于农资市场整顿的安排意见》等政府文件,对农药市场进行了市场监管,为实现项目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此外,示范县政府还出台了IPM培训政策,对培训教师、辅导员、农民学员和提供场地的机构进行补贴;病虫害防治补贴,对防治螨害的替代药品、积极推广技术的农民进行补贴和奖励;病虫害监测补贴,对螨害监测人员和农民给予补贴;替代品补贴,对销售三氯杀螨替代物资的销售点进行补贴。

  在资金投入方面,积极争取项目建设的资金投入,做好项目资金的管理工作,确保IPM技术推广工作顺利实施。陕西省洛川县的项目工作人员介绍说,县政府领导对项目工作十分重视,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都保证项目配套款及时到位,还多次召开项目专题会,经常深入示范区检查指导。据了解,4年来,洛川县项目预算40.44万美元,完成支出40.12万美元,做到了专款专用,规范支出。

  协办田间学校 深入实践教学

  赵中新是湖北省宜都市红花套镇南桥村四组的村民,3年来,通过接受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赵中新家的柑橘生产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适时的化学防治等方面,对病虫危害进行了有效控制,连续3年产量稳定在10万斤左右,3年仅柑橘收入就达到了30万元。

  山东省沾化县冯家镇南赵村农民学员赵京江说:“项目在我们村推广实施后,我从一个半瞎的农民转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农民,从以前摸着瞎种地到现在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进行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有了不一样的思想和观念,农民田间学校真的好。”据了解,在3个示范县,还有很多这样的农民因农民田间学校的培训而受益。

  根据项目要求,开办农民田间学校是推广实施三氯杀螨醇替代项目的重要环节,各示范县项目办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师资方面,组织培训农民辅导员,并给予辅导员相应补贴;在配套设施方面,责成乡镇协调教室,配备教学设施和器材等,确保教材的落实,并给学校发放一定补贴。

  农民田间学校将课堂设在田间,以农田生态为课本,给农民讲解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具有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的特点。农民学员的培训工作主要由农民辅导员完成,同时派专家到各示范县进行专题讲座,在农民培训、新技术推广、病虫害预测和防治、农残监测等方面展开培训。采取全生长季的培训方式,从播种到收获,全面跟踪农作物全生长季节的生态系统变化,农民们普遍反映,这种培训方式帮助他们解决了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问题。

  据了解,2010年~2012年,3个示范县共开办农民田间学校2069所,培训农民约9.4万人次,此外,各示范县还培训了农民辅导员和技术培训师上百名。通过培训,示范区70%以上的农民基本掌握了替代三氯杀螨醇的IPM技术,对害螨识别和发生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示范县农民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配套示范田区 服务技术示范

  IPM技术示范区是项目推广实施的重要基地,具有试验、培训、示范功能,各示范县在建设资金、技术研究、人员配备和管理落实方面给予了大力度的支持。

  在建设资金方面,项目办出资给每个示范区建设了相应的配套设施,如安装螨害监测设备、农药检测设备等,为IPM技术示范提供硬件保障;在示范区发放了哒螨灵、炔螨特、噻螨酮、唑螨酯等替代药剂,以及一些其他的项目物资;拨款用于IPM技术人员、农民学员和农民辅导员的培训,为示范区储备技术人才。山东省沾化县人民政府还对配合项目实施进行示范的农民,每亩给予100元补贴,激发了示范区农民配合项目实施的积极性。

  在技术研究方面,示范区进行了替代药剂防治螨害药效试验研究、捕食螨应用技术试验研究、诱虫带应用技术试验研究、果园种草技术试验研究等试验开发工作,推广落实了农业清园、冬耕冬灌、果园生草、释放捕食螨、悬挂粘虫板、捆绑诱虫带、安装太阳能杀虫灯、使用替代杀螨剂等技术措施。据了解,项目实施以来,陕西省洛川县累计落实示范区15.26万亩,湖北省宜都市累计落实示范区15.34多万亩,山东省沾化县累计落实示范区15万亩,在当地实现了三氯杀螨醇IPM技术体系全覆盖和三氯杀螨醇100%替代,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在人员配备方面,项目办培训了一批IPM技术人员和农民辅导员,对示范区的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各示范区还派有螨害监测技术人员和农药监测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进行示范区防效跟踪监测。

  在管理落实方面,示范县项目办人员通过考察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代表性强的乡镇,分区域建立起IPM技术示范区。按照项目“六个一”要求,即“一块展示示范牌,一套技术与实施方案,一个实施负责人,一支技术指导队伍,一个农民田间学校,一次农民示范展示现场会”,建立了标准化IPM示范区。在项目示范过程中,全力组织物资发放、技术跟踪、宣传展示等工作,确保了示范区IPM技术可持续推广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